ABC小说网 - 玄幻小说 - 十国帝王在线阅读 - 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 1

章四七 欲往荆南历波折 从龙老臣今如何 1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和莫离将出使荆南的事情敲定下来,原本接下来只要上报李嗣源,使朝廷给予莫离使臣身份,莫离与桑维翰等人就能成行,谁知这样一件本不该有波澜的事却凭空出现了意外。

        继去岁秋日贡举结束,二十三名进士进入朝堂为官,今岁开春以后朝廷又任命了许多直属州刺史,由此牵扯出一系列官员变动,洛阳官场可谓动静颇大,加之去岁年末安重诲被罢官,在这种情况下,朝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在端明殿与李嗣源起荆南之事,正要提出让莫离出使荆南的时候,李嗣源却示意李从璟先将此事放在一边,转而意味深长的起了其它事,“自去岁年末,安重诲因濮州之事被罢官,赋闲在家,至今已历月余。你可能不知,年关前,安重诲甚至有意举家离开洛阳,回家乡养老,是朕相阻拦,才使安重诲未曾离开洛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安重诲被罢官之事,理由充分,并非有谁刻意打压,即便是李从璟本人,也未对他使用过分手段,现今李嗣源提起安重诲的处境来,李从璟不知李嗣源意欲何为,只能不动声色继续听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嗣源接着道:《♀《♀《♀《♀,m.←.c≧om“朕未登大宝时,安重诲为中门使,随朕征战辗转多年,屡有功勋,乃朕之臂膀,朕能有今日之显贵,安重诲从龙之功不可没。朕继位以来,安重诲虽居功自傲,骄横无度,然观其作为,分内之事可算无大过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话至此处,李从璟基本能了解李嗣源的意思了。念叨安重诲的好处,还能有什么用意,无非是有重新起用之心。然则李嗣源为何要重新起用安重诲?这是李从璟心里在琢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听见李嗣源继续道:“如今朝野百废待兴,正用人之际,安重诲历任中枢,熟悉政务,也颇有才干,加之有罢官之事在前,其跋扈骄横气焰也算消磨殆尽,如今朕有意重新起用安重诲,使其为国效力。”罢,问李从璟:“你意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既然李嗣源话都到这个份上,李从璟还能如何,自然只能好。身为人子,李从璟知道李嗣源是个很念旧情的人,对那些李嗣源真正有感情的人,他一向很优待,只要不打破他的底线,或者让他彻底对其人失望,他向来很是宽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的大唐朝堂上,任圜、冯道、李琪等人一条心,又都敬畏李从璟,除此之外可以再无其他相抗衡的势力。平衡之道,向来都是君王手中重器,李嗣源重新起用安重诲,未必没有平衡朝堂格局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细细思之,李从璟认为这种可能性很。自古以来,虽平衡之道被奉为君王宝典,但也并非每个君王都大行平衡之术,世事并不都是绝对的,那些没有大用平衡之术,却在青史留下美名、大功业的君王也不少见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嗣源见李从璟毫无犹豫好,露出笑意道:“安重诲颇有傲气,朕此番便是有意起用,也未见得他便不会推辞,无论你心中之意如何,在旁人看来你与安重诲有前嫌在,此番起用安重诲,便由你去服他,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番话让李从璟真不知该什么好,李嗣源此举只能以“用心良苦”四字来形容。由李从璟去请安重诲出山,那是让李从璟卖大人情给安重诲,给两人“冰释前嫌”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嗣源心胸之坦荡光明,实在是史所少见,怪不得他在后来人中的名声那般好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而言,人在据有高位之后,必定自大骄横,特别是起于微末而显贵人前者,总以为世人都是垃圾,而他自己分外了不起,因而作威作福,目中无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像李嗣源这样,拥有天下而能保持初心不变的,实在是太少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还未来得及什么,李嗣源又补充道:“当然,朕起用安重诲,是一片好意,希望他于国有用,若是安重诲旧习不改,仍然骄横跋扈,朕也绝不会再容他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父皇苦心,儿臣深知,得君王如此,实乃大唐臣民之福!”李从璟由衷道,却换来李嗣源笑骂:“臭子休得拍为父马屁!”

        此事议定,李从璟便重提荆南之事,李嗣源显然对此也早有考虑,他颇为愤慨道:“高季兴实在是贪得无厌,去岁他出兵占据夔州,拒绝朝廷使臣,朕未发兵攻打,已是给他留足了脸面,本希望他能知晓廉耻,却不料此人竟然反复无常至此,如今又来索要忠、万两州!”

        着对李从璟道:“依朕之意,当以王师平之,不能再给他平生事端的机会!荆南乃是要地,无论是进军西川,亦或出兵杨吴,都有大用,万万不容有失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没想到李嗣源竟有这般决心,想来也是,高季兴的不臣之举,足以触怒任何一位帝王,是可忍孰不可忍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荆州险地,易守难攻,若王师不能旦夕平定,一旦高季兴举城降吴,引来吴军支援,则时局不妙。故而依儿臣之意,若能兵不血刃拿下江陵,当为上策。”李从璟觉得现今出兵胜算不大,离荆南最近的强镇是襄州与东川,襄州刘训好似不甚厉害,至于东川,眼下就更不能指望。而若是朝廷自京都发兵,耗时良久,等于给高季兴时间投吴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下,李从璟将莫离出使荆南的前因后果给李嗣源了,让李嗣源拿主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嗣源表示同意李从璟对荆南的布置,但到用人这个环节的时候,捻须沉吟道:“莫离之才,朕不怀疑,然则荆南骄横,兼又局势复杂,莫离毕竟官职不显,若使他前去,恐为荆南轻视,反倒不利于行事。再则,荆南局势若良好,自然无虞,若是高季兴实在不可理喻,王师当伐,届时为免给荆南转腾之机,当令周边镇军出击,故而出使之人,要能号令周边镇军,指挥征战。是以莫离为辅可,为主尚显不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从璟仔细想了想,不得不承认对荆南问题,李嗣源还是看得更透彻、长远一些,他之前的部署倒是显得考虑不周、颇有缺陷了,更未将局势恶化后会产生的变故,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变故顾及到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如此,儿臣请命。”站在李嗣源的角度来看,李从璟觉得没有比他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嗣源笑道:“有你亲自前去,为父自然放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便定了下来,接下来是准备工作,在出行荆南之前,李从璟得去会一会安重诲,请他出来重新任职。

        与之前门庭若市不同,这些时日以来,安府一直是门可罗雀,特别是安重诲被罢官以来,满朝官吏无论大,哪怕是街头捕快,都是绕道走,不从安府门前经过。即便是街上碰见了安府的人,那些之前对他们奉承谄媚之人,也无不远远避开,唯恐与其有什么瓜葛。

        从骤然显贵,受世人敬畏、巴结,到骤然落魄,人皆避之如粪土,安府里的人在这短短数月间,可谓是尝遍了世间冷暖,阅尽了人生百态。

        开春了,天气逐渐转暖,安府的门子却还沉浸在寒冬里,缩在门房中咒骂着该死的老天。所谓宰相门子七品官,往日里这门子向来飞扬跋扈,每日迎来送往,甚少拿正眼看人的,而腰包从来都很有重量,现在不行了,不仅没了进项,府中福利也下降不少,门房里再无时时供应的热茶、糕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该死的老天,都开春了,怎的还这样冷,真是活见鬼。直娘贼,这破椅子如何这样硬,坐多久了,一暖和劲儿都没有。送炭火的人也都死了吗?大冷的天火盆都不送一个过来......”门子不停的怨天尤人,早就没了当日秦王府都没有安府奢华的豪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府门外传来一阵噪杂声,响动很大,门子听了这声音,如闻天籁,做门子久了,他岂能不知道,这是有车架停在了府门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终于有人来了,等得爷好苦......”门子几乎是冲出门去,就想如先前一般,站在府门处对外面的人吆五喝六一番,也好找回一做人的滋味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子没能对府外的人呼喝哪怕半句,看见来人的依仗后,他的腰都直不起来,睁大的瞳孔里尽是恐惧,人也像丢了魂一样,僵在门外,完全不知所措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对方派人过来交涉后,门子惊叫一声,连忙跪倒拜了三拜,这才转身冲进府中,失魂落魄一般跑到东书房所在的院落,在院中焦急的大声道:“府......府君,秦......秦王殿下来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安重诲正在书房中读书,不同于以往的装模作样,这回他是真在读书,并且很是投入,手边一本册子上还有他写下的笔记心得。因为太入神了些,所以在听到门子的禀报后,他怔怔道:“何人来此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府君,是秦王殿下,亲王殿下亲至!”院中又传来门子惊魂不定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安重诲这回听清楚了,也正是因为听得清楚,他心中咯噔一声,暗叫不好,“秦王来此作甚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站起身,在书房中来回踱步,口中念叨:“好嘛,该来的总是要来,老夫还奇怪,秦王回京多日,为何一直不曾来报复、嘲弄老夫,他酝酿了这么久,今日终于是来了......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罢,该来的总会来,树欲静而风不止,如之奈何!秦王既然来了,总不能躲着不见,老夫如今一介白身,值钱的无非一条老命,他要给他就是了,哎......”安重诲整好衣襟打开门,以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,去迎接骤然来临的秦王。